稍微有点标题党了,事情是这样的:
上面这张图来自保险人士的朋友圈,虽然有贩卖理财焦虑的私心,但却也不是空穴来风。
最近,央行宣布,6月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维持在3.45%和3.95%不变。
一句话总结就是:连续四个月不降息。
我们虽然没有等来存量房贷利率下降,但却等来了存款利率下调。
过去几天,临近年中,正是各大银行拼命“吸储”冲业绩的关键时刻,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发现,一些银行正在“降息”。
5月29日,广东澄海农商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将于6月1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该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较去年11月的执行利率下调了20个基点和25个基点。
此外,广西宾阳农商行、河南西平中原村镇银行、湖北京山农商行、湖北宜城农商行等多家中小银行近一个月以来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再叠加去年12月,国有大行的利率普降。
高息存款产品几乎惨遭团灭。
而我们熟悉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以下简称: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1.4860%,跌破1.5%,创出2022年12月20日以来新低。
整体看,利率下行是一个事实,过去34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化如下图:
一个漫长的低利率时代或许已经来临。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讲过,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奇迹导致投资者认为超高速经济发展和超高投资回报是一种常态。
换言之,就是GDP一直在增长,房价一直在涨,财富也在涨,“不涨”对这代人而言,是一种陌生的体验。
首先迎来变化的,是自称FIRE一代的人。所谓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的缩写,即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这一概念最早于1992年由美国作家维姬·罗宾和华尔街财务分析师乔·多明格斯共同提出。在两人所著的《要钱还是要生活》中,他们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人生选择——迅速积累财富,尽量争取在35岁前实现退休。回望过去十年,FIRE一代所经营的生活,是一出爽剧。
最初发起这项运动的人算了一笔账:人们只需攒够一年开支的25倍后,通过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取得至少4%的年化利率,光凭被动收入就能覆盖个人基本支出。
这项运动在2015年前后登陆中国,很快在渴望拿回生活自主权的年轻人中找到了生长的土壤和生存的条件。
实际上,如果一个2014年的中国人攒够了100万,单靠一年年化利率3%的定期存款,就能获得利息收入30000元,确实能跑赢当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1元。
这是个保守估计,2013年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横空出世,最高时年化利率达7%,令拥有不足100万的本金也有机会FIRE。
但放在十年后的今天,这笔“理财”最终就只能收入14500元,远低于当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
市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高利率也不会一直不变,而昔日的爽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眼泪。
图片来源:pixabay
利率走低背景下,该配置什么样的资产?利率走低背景下,一个资产动荡的周期正在席卷而来,地产上行周期渐行渐远、股票类权益资产波动加大、黄金在美国通胀数据扰动下急涨急跌,打破了我们一贯的投资习惯。
最近,从投资者对于30年、50年期超长国债的抢购热情中也能看出,一方面,投资者对于低风险理财的饥渴;另一方面,也夹杂着对未来利率进一步走低的担忧。
所以,受金融市场波动,投资者投资风险偏好也在下降,此前多轮的存款利率下调也未能降低储户存款的热情,那么当宏观环境和资产的逻辑发生转变,我们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未来,在低利率时代,投资者应主动转变思路,通过财富的多元配置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
但有参考答案是一回事,该投什么是另外一回事。
一方面,是A股市场始终没能构建起信心之墙。
另一方面,对大部分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而言,要主动走出舒适圈,进入高波动领域寻找高收益,并通过资产的多元配置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资金障碍、专业能力障碍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暴雷阴影。
当风险资产没有收益只有风险,大量资金只会涌入银行存款及国债避险。
而对于境内不少投资者而言,目前长期国债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但收益率太低,同时,由于买者甚众,导致国债价格高企,溢价买入也面临亏损。
因此,想要长期稳定的收益,应对之路就是投身产业。而且还得找到一个长坡厚雪的行业,通过参与行业的长期发展获取红利,而非在短期产品中跳来跳去,徒增损耗成本。
目前哪些行业有空间,并且符合政策导向呢?
其中一个就是养老行业。“养老”话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门问题,《政府工作报告》13次提及“养老”,此前,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首次提升到“五篇大文章”的新高度。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凸显了解决事关我国数亿人养老问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国家卫健委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而且随着1962-1973年的“婴儿潮”集中进入退休期,全社会对养老机构、护理医院、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诸多养老产业的需求激增。多样化、高质量养老需求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其中。而养老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夕阳事业催生出朝阳产业添盈聚富,养老产业将蓬勃发展。因此,围绕养老需求进行投资,就是长坡厚雪。
资产利率投资者存款利率存款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